联系电话
首页 ISO20000 ISO20000标准介绍
新闻动态推荐
热点文章推荐

ISO/IEC 20000-1:2018 服务组合之服务目录管理

ISO/IEC 20000-1:2018 是一项针对信息技术服务管理(ITSM)的国际标准,其中的 服务目录管理(Service Catalogue Management)是一个关键过程。服务目录管理旨在创建、维护和管理一个包含组织所有服务信息的目录,确保相关方能够清晰地理解和访问可用的服务。

服务目录是服务管理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它提供了一个统一的视图,帮助用户、客户和支持团队了解、请求和使用组织提供的各类服务。服务目录管理的目标是通过有效的服务展示和服务请求管理,提升服务交付和用户体验。

服务目录管理的目标

ISO/IEC 20000-1:2018 中,服务目录管理的主要目标包括:

1. 确保所有服务的透明性:提供一个清晰的视图,展示所有可用的服务、服务级别、交付时间等,帮助客户、用户和支持人员理解服务内容。

2. 支持服务请求处理:通过服务目录,用户可以轻松提交服务请求,从而提高服务请求处理的效率。

3. 提升客户和用户满意度:为客户和最终用户提供清晰的服务信息,减少误解和沟通障碍,提高他们的使用体验。

4. 服务管理的一致性:确保所有服务都经过标准化和管理,避免服务交付过程中出现混乱或服务重复。

服务目录管理过程的关键要求

ISO/IEC 20000-1:2018 中对服务目录管理提出了以下几个关键要求:

1. 服务目录的创建和维护

服务目录管理过程应确保所有提供的服务(包括生产环境中的服务、正在开发或测试的服务等)都在服务目录中有详细的记录。服务目录内容应包括:

- 服务的描述:简洁明了的服务定义,清楚地描述该服务的功能、目标和使用方法。

- 服务级别:服务交付的标准和承诺,包括服务的可用性、性能、响应时间等。

- 服务的范围和限制:包括服务的适用范围、使用条件和限制因素。

- 请求的方式和流程:用户如何请求该服务,相关的审批、流程、所需时间等。

- 支持和责任:服务的提供者和支持人员的职责,服务支持的时间框架、支持的具体内容等。

2. 分类和组织服务目录

服务目录应根据不同的类别对服务进行组织和分类,便于查找和访问。例如:

- 基础服务(Core Services):如云计算平台、网络基础设施等,是组织日常运营的关键服务。

- 辅助服务(Enabling Services):支持核心服务的服务,如备份、恢复、监控等。

- 客户自定义服务(Customer-Specific Services):针对特定客户需求定制的服务。

3. 服务请求管理

服务目录不仅是展示服务信息的工具,还应与服务请求管理紧密结合,支持服务请求的生命周期管理。服务目录应包含如何提出请求、请求流程、服务的交付时间和资源等。

4. 确保准确性和及时性

服务目录应始终保持最新状态,以便确保其反映所有可用服务、变更和已退役服务。此管理过程需要有以下要求:

- 及时更新:任何服务变更、更新、退役或新增应及时反映在服务目录中。

- 变更控制:与变更管理过程保持紧密合作,确保服务目录中信息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5. 与其他过程的协作

服务目录管理过程与组织中的多个其他过程有紧密联系,如:

- 服务级别管理(SLM):服务目录中应清晰显示服务级别的定义和相关承诺,以便客户和用户清楚地了解服务的期望。

- 变更管理:服务目录应及时更新,以反映变更后的服务状态或新增服务。

- 配置管理:服务目录中的服务应与配置管理数据库(CMDB)中的相关配置项关联,确保服务的所有细节(如硬件、软件、资源等)得到准确跟踪。

- 事件管理和问题管理:服务目录中的服务信息可以帮助事件和问题管理人员快速识别相关服务和支持团队,缩短响应时间。

服务目录的结构

服务目录的具体结构可以根据组织的需求和复杂度有所不同,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服务列表:列出所有提供的服务,每个服务应该有简要的描述,并附带该服务的详细信息和服务级别。

2. 服务分类:按照不同的标准对服务进行分类,例如按服务类型、业务部门、技术平台等分类。

3. 服务详细信息:包括服务的功能描述、相关的服务级别协议(SLA)、提供者信息、服务的支持范围和使用条件等。

4. 服务请求流程:列出用户如何请求服务的步骤,包括任何必要的审批流程、所需的文档等。

服务目录管理的最佳实践

以下是服务目录管理的一些最佳实践,可帮助组织提升服务目录的效能和质量:

1. 明确服务的定义和范围:确保服务的描述清晰、准确,客户和用户可以轻松理解每项服务的内容和使用条件。

2. 服务信息的透明性:确保服务目录中的信息对所有利益相关者透明,尤其是对最终用户来说,服务的可用性和请求流程应非常明确。

3. 自动化和工具支持:利用自动化工具(如服务目录管理软件)来管理和更新服务目录,提高效率和准确性。

4. 定期审查和更新:定期检查服务目录的内容,确保服务的信息反映最新的服务状态,及时删除过时的服务,添加新的服务。

5. 用户反馈机制:通过收集用户对服务目录的反馈,持续改进服务目录的内容和易用性。

6. 跨部门协作:服务目录管理过程需要与其他服务管理过程(如变更管理、事件管理、问题管理等)保持紧密联系,确保信息一致性和完整性。

总结

在 ISO/IEC 20000-1:2018 标准中,服务目录管理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过程,确保组织所有的服务能够清晰、透明地展示给客户、用户和服务团队。通过服务目录管理,组织能够有效地提供和控制服务交付,提升服务请求处理效率,同时确保所有服务都符合标准并能够被高效使用。

分享到:
收缩

  • 付老师:业务咨询
  • 简老师:业务咨询
  • 金老师:业务咨询
  • 徐老师:业务咨询

  • 技术支持

  • 010-83607858
  • 010-83683376